国庆大阅兵之后这些知识你值得告诉孩子!

“五星红旗当空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们肩并着肩,手牵着手,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大阅兵,无疑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那么,阅兵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大阅兵?以前的阅兵又是什么样子?除了爱国精神,孩子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以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70周年大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80分钟,阅兵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

第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70周年大阅兵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令人泪目,那就是主席身后缓缓驶出的那辆车牌号为VA1949的阅兵车。那是三俩阅兵车中唯一一辆话筒前没有人的阅兵车。

这辆车是留给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的,他们没能看到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今天却因他们而存在。他们是秋瑾,是江姐,是王二小…..更是千千万万我们说不出名字的英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们!

第二,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展示国威是大阅兵的另一个目的。正如毛主席在1949年大阅兵时按动国旗升旗按钮时所言:“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国庆大阅兵展现了我们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7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庄严宣誓:“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国历史上“阅兵”的雏形要追溯到大禹在涂山会盟诸侯。《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的时候,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后世许多君主都举行过阅兵仪式。将阅兵仪式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如:周武王孟津观兵、鲁桓公阅兵、明成祖阅兵、乾隆阅兵等。

乾隆阅兵有清朝宫廷画家金昆、郎世宁等人的《大阅图》留存,通过图画,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当年阅兵的恢弘场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大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60周年,共举行14次大阅兵。建国后的历次阅兵都有影响留存,小编在这里找出了两段超燃的视频,可以播放给孩子:

其实,除了爱国精神,国庆大阅兵中还蕴含着不少各学科知识,值得孩子们去学习。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看一看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的

数学上,国庆大阅兵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在分列式中,受检阅的距离就是前,东西的两个华表之前,两个华表相隔96米。要看分列式,只需要盯着这96米的位置看就好了。距离96米,需要128步,每步75厘米,步速每分钟112步,需要时间68秒。

就是为了这68秒的时间,为了在这68秒里,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多少苦苦准备。这道“国家级”的数学题,只有五个数字,但是能实践的人,都是大神!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