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点算牌法源于“宽客之父”爱德华·索普(Edward O. Thorp)的著作《击败庄家》。他还有一本名为《战胜一切市场的人》的传记,由
他在60年代通过工作之余的艰苦演算(也借助了当时的计算机),发明了21点游戏的算牌法,然后以此横扫内华达州各大赌场:数小时就可以赢走数以十万计的赌金——拉斯维加斯自然也没能幸免。
发牌规则:庄家给自己发2张牌,再给每个玩家发2张牌。庄家的牌一张朝上(明牌),一张朝下(暗牌);玩家两张牌都是明牌
点数计算:牌2-10的点数就是牌面数字;花牌(J/Q/K)的点数都是10;牌A可以算1点(硬牌)或11点(软牌)
【3】如果庄家拿到A,且按11点计算会使总点数大于等于17,又不超过21点,那么庄家必须将该张A算作11点并停止要牌
因为纸牌最大点数只有10点(10/J/Q/K),A可以算1也可以算11,不会出现爆牌的情况。
实战中,你还需要结合庄家明牌点数和自己的手牌,作出是否要牌、分牌、加倍等决策,从而提升自己在这一局里的胜率。
完全计点法(又叫高低计点法)是与算10法完全不同的一套体系,电影《决胜21点》用的就是完全计点法。
《决胜21点》里特意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借助男主第一次算牌来展现高低点数的计算,其实这只是完全计点法的冰山一角
同时计算高低点数并追踪剩余牌数,再实时地用除法求出索引值,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各位不妨拿起一副扑克牌自己试试。
接下来的事情就跟算10法很像了:结合庄家明牌点数和自己的手牌,作出是否要牌、分牌、加倍等决策。
也就是说,高低索引值是2或更低时,下1个单位赌注;高低索引值是4时,下2个单位;高低索引值是6时,下3个单位;以此类推。
自从索普教授出版《击败庄家》后,21点的系统玩家(掌握算牌法的人)越来越多,赌场的警惕性也越来越强,千方百计阻挠算牌甚至直接驱逐。
他们的目的是在洗牌或使用新牌时就开始用算牌法对这张赌桌的牌进行追踪,当牌堆“变热”(玩家优势大)时发出信号(比如双手在背后交叉)。
牌堆经过侦查员追踪,此时已经是玩家优势较大的局面,但下重注的是刚进场的另一个人,就不容易引起怀疑。
MIT算牌小组发明了一套暗语,好让大赢家进场时马上知道这张赌桌的情况(比如“甜”表示“+16”)。
随后侦查员和大赢家一边下注一边继续算牌,等到牌堆“冷下来”(玩家优势小)的时候,大赢家离桌退场。
通过这套分工体系,MIT算牌小组规避了“一个人有时重注有时小注”的可疑行为,成功躲过赌场的重重监视,一个周末卷走数十万美金。
更多投资思考、心得分享和「半天候资产配置」在【基业长红1868】更新,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